自全縣“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縣準確把握上級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排查整改,構建長效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面摸清底數。對全縣所有大棚基地開展拉網式清理排查,重點排查農地非農用,建設私家莊園、休閑度假設施等改變土地性質、改變土地用途的違法違規(guī)行動,逢棚必進、逢棚必查,不留空檔、不留死角。對排查出來的數據,建立臺賬資料??h農委和國土局組成5個工作組,赴鎮(zhèn)(區(qū)、街道)村組一線,督查指導“大棚房”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確保政策把握準確,工作細致深入,問題梳理清楚。
構建監(jiān)管機制。突出重抓設施農業(yè)用地備案審批制度的落實,要求所有項目建設前必須到縣農委、國土局雙備案,鎮(zhèn)(區(qū)、街道)和縣相關業(yè)務部門現場跟蹤督導,并作為獲取上級獎補政策的前置條件。同時,縣農委、國土局聯合制定水稻復合種養(yǎng)等農業(yè)建設標準,指導鎮(zhèn)(區(qū)、街道)和項目主體規(guī)范實施,防患未然。對清理整治期間頂風作案、違法違規(guī)的,從嚴從重從快處理,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監(jiān)管缺位、失職瀆職的,堅決查處。設立舉報電話,通過報紙、電視、廣播,宣傳“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各鎮(zhèn)(區(qū)、街道)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發(fā)放專題宣傳單等形式,把清理整治“大棚房”的法規(guī)政策宣講到位,營造人人支持、人人參與、人人監(jiān)督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