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縣緊扣“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體育健身”五大平臺,有效盤活各類資源,創(chuàng)新拓展文明實踐陣地外延,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實踐基地。
在全市率先推進黃河故道和淮河入海水道文明實踐示范帶建設,設置縣法院、縣供電公司等23個文明單位文明實踐點,開辟陶灣·海洋牧場、中國海油江蘇濱海 LNG等9個優(yōu)質業(yè)態(tài)文明實踐空間,優(yōu)化文明實踐“一云六屏一播”智慧云平臺系統(tǒng),推動文明實踐線上線下、各行各業(yè)全面開花。
建成全市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愿服務理念等,在全社會營造向上向善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氛圍;發(fā)布文明實踐濱海IP,延伸創(chuàng)作文創(chuàng)、手伴等產品;圍繞深化文明實踐活動,建立點亮鹽瀆書房等幸福坐標,打造“點亮星夜”文明實踐“夜模式”。
完善三級書記責任制、聯席會議制度、結對共建制度,定期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星級評定、所站長述職、“家家到”觀摩調研等工作,設立“文明5號”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實現縣鎮(zhèn)村三級志愿服務體系上下聯動,以良性循環(huán)推動文明實踐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