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在抓緊抓牢流動黨員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創(chuàng)新路徑,通過完善“一套臺賬”、搭建“兩個平臺”、落實“三項制度”,確保流動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漏學、不掉隊。
完善“一套臺賬”,讓流動黨員“離鄉(xiāng)不離學”。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黨支部為單位,對流動黨員流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調查摸底,完善精細化臺賬資料,做到流動黨員姓名、住址、去向、電話、就業(yè)“五明確”,為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打下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制定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列出詳細學習計劃,建立跟蹤反饋機制,確保“流動黨員走到哪兒,黨史學習教育就跟到哪兒”。截至目前,300個村(社區(qū))均已做到“一本臺賬”全覆蓋,累計登記流動黨員3500余人。
搭建“兩個平臺”,讓流動黨員“務工不誤學”。針對流動黨員分散性大、流動地點多變等特點,創(chuàng)新探索多種有效學習路徑,采用“線上+線下”雙平臺學習模式。一方面推出“線上”學習平臺,打造流動黨員“云課堂”“微課堂”。利用“濱海黨建云”公眾號定期推送黨史學習教育相關專題片和學習素材,聯合黨校開通黨史學習教育“云直播”,組織流動黨員在線學習。以黨支部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微信群,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黨史學習教育資料等推送至群中,打造流動黨員“指尖課堂”。組織流動黨員參加全縣“百千萬黨史知識擂臺賽”“520初心打卡”活動,累計參學打卡人數達24000人次。另一方面,做實“線下”學習平臺,開展流動黨員“紅色快遞”送學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加油包”郵寄到近期未歸鄉(xiāng)流動黨員手中,真正讓流動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累計郵寄“加油包”2300余份。
落實“三項制度”,讓流動黨員“流動不失學”。探索制定“黨支部結對幫學促學”制度,以黨支部為單元,為每名流動黨員配備一名幫學促學責任人,定期與流動黨員進行視頻連線,指導他們學習黨史,交流學習心得,讓流動黨員感受到組織關懷。建立“假日學堂”制度。利用流動黨員法定節(jié)假日回鄉(xiāng)契機,開展“心貼心、暢交流”黨史學習教育心得分享會,讓他們在學黨史中分享鄉(xiāng)村振興經驗,激發(fā)他們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熱情。完善“黨建積分考核”制度,將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納入黨員積分考核和年度考核,定期通過公布黨史知識競賽得分、檢查黨史學習教育筆記等形式對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效果進行考評,倒逼流動黨員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主動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