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无码动图免费玖玖爱_欧美午夜性成人精品电影_涩涩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微信视频

一個少數民族村的小康路
  平坦寬闊的生態(tài)大道,枝葉撩人的林蔭小道,映著藍天白云的清澈河道,一幢幢別墅式的農家小院,充滿現代感的村文化廣場,千畝連片的蔬菜基地,雞鳴牛叫的家庭農場……無不彰顯著淮河少數民族村的小康美景和發(fā)展活力。
  界牌鎮(zhèn)淮河少數民族村地處黃河故道南岸,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945戶、4370人。其中,回族、壯族、土家族、苗族、滿族、水族等7個少數民族的村民39戶、126人。近幾年來,該村緊緊抓住民族村發(fā)展、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等政策機遇,著力改善基礎條件,奮力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力促群眾脫貧增收,曾經的經濟薄弱村一躍成為全面小康的少數民族村。
  搶抓機遇強基礎
  “我們村位于黃河故道堆堤之上,地勢高亢,排灌困難,過去長期‘望天收’,交通條件也差。”曾做過多年村干部的回族村民許立同老人介紹說,“以前,村里發(fā)展過蔬菜、中藥材等產業(yè)項目,由于灌溉條件差,交通不便,許多項目還沒發(fā)展起來就夭折了。”
  要致富,先修路;要小康,先理墑。為徹底改變基礎設施條件,淮河少數民族村黨總支一班人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努力改善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條件。“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資金,在村里沒有積累的情況下,村干部可真沒少吃苦,一戶一戶登門動員群眾籌資,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為了減少支出,村干部還多次組織黨員干部進行義務勞動,填溝塘、整路基。”村民許體亮指著村里新建的電站、道路,如數家珍地講述著村干部帶領群眾改善基礎條件的感人歷程。
  在村黨群活動中心,村黨總支書記楊大勝指著村發(fā)展規(guī)劃圖介紹說,近幾年來,我們村共向上爭取各類幫扶資金180多萬元,鋪筑水泥路5條16.36公里,新建電站2座,修建防滲渠1.34公里,新建農橋2座,涵洞1座,改造中低產田1000多畝。
  調優(yōu)結構興產業(yè)
  淮河少數民族村人均耕地只有1.1畝,按照常規(guī)種植,每年畝收入只有千余元,如何才能讓群眾走上高質量的小康之路呢?
  “我們堅持三駕馬車一起跑,內調產業(yè)結構,外拓增收渠道,推進融合發(fā)展”。在千畝連片的冬瓜基地,楊大勝道出了淮河少數民族村的“小康經”。近幾年,村里先后多次組織群眾到外地參觀學習,幫助群眾開拓視野、轉變觀念,大力發(fā)展規(guī)模高效農業(yè)。先后流轉土地1200畝,建成千畝連片的瓜麥示范基地和百畝連片的黃河故道灘涂水產養(yǎng)殖基地,培植出韭菜、西瓜、養(yǎng)羊、養(yǎng)牛等種養(yǎng)大戶和家庭農場30多個。
  “土地未流轉前,我家有6畝多,一年收益充其量也就六七千元;現在流轉了,光租金就6000多元,平時到人家基地里打工,一年下來,至少能掙25000元左右,而且不再“望天收”,收入既穩(wěn)定又有保障。” 正在千畝示范基地冬瓜大棚施肥的顧德芳,一臉的“小得意”。
  來到回族村民許體龍的家庭農場,眼前30多畝韭菜長勢特別茂盛,3輛縣城來的蔬菜批發(fā)商正在裝車。許體龍具有豐富的韭菜種植經驗,前幾年一直是小規(guī)模種植,由自己“提籃小賣”。后來,在村里的鼓勵下,他又流轉土地20多畝,辦起了家庭農場。目前,僅韭菜的年收入就達30多萬元,并吸納了15名村民進場做工,帶動劉長華等10多家農戶發(fā)展韭菜種植。
  在該村黃河故道灘涂,正在塘口投喂飼料的幾位婦女告訴筆者,她們幾戶在村里支持下,聯(lián)合辦起了百畝水產養(yǎng)殖場,飼養(yǎng)龍蝦、螃蟹,畝效益達到5000多元,每戶年收入都達10多萬元,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一花能引百花開。通過示范引領,淮河少數民族村種養(yǎng)大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全村韭菜、西瓜、冬瓜、雞、羊、龍蝦、螃蟹等種養(yǎng)大戶達到30多個,大多數農戶都有一本自己的“小康經”。
  融合發(fā)展促振興
  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春由贁得褡宕逡欢仍鞘〖壗洕∪醮?,村級債務高達220多萬元。如何才能讓這個少數民族村合上全民奔小康的腳步,在鄉(xiāng)村振興的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界牌鎮(zhèn)首先從村基層組織建設入手,著力從優(yōu)秀退役士兵和回鄉(xiāng)大學生中選拔人才,9名村干部平均年齡由過去的57.4歲,降低到46.3歲,家庭有項目、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的“雙強雙帶”型村干部達到4人。
  發(fā)展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好班子很快給淮河少數民族村帶來了新氣象。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村會計林玉進從檔案櫥里拿出一堆報表,向筆者說起了近年來村里的變化。
  近年來,村“兩委”努力盤活用好村里的資產資源。利用村小學撤并后的閑置資產,引進客商投資5000萬元新上寶來機械有限公司,實現資產租賃性收入5萬元。流轉土地1200畝,每年實現服務性收入6萬元。爭取少數民族發(fā)展資金200萬元,建成400萬千瓦的金福源光伏合作社,每年可實現經營性收入20萬元;黃河故道灘涂資源發(fā)包收入,村里每年經營性收入可達30多萬元……這些集體經營性收入項目,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還優(yōu)先吸納50多個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務工,為該村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在村民文化廣場上,幾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一位70多歲的回族大爺用生動的俚語告訴筆者:“鍋里有碗里才能有,村里腰桿粗了,這不修個路、建個涵也就不難了。”另一位村民插話說:“現在我們淮河少數民族村經濟發(fā)展快,環(huán)境變化好,道路全部硬質化,一年四季還常綠有花,白天搞經營,晚上回來,還能和大家一起跳跳廣場舞。”說完這話,她笑臉上溢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