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農,帶來田間新氣象
2022-06-13 07:23 瀏覽人次:
春爭日,夏爭時。當前正值“三夏”大忙季節(jié),6月12日,筆者走在我縣各地田間地頭,處處機聲隆隆,放眼望去,只見收割機、旋耕機、播種機等大型農機來回穿梭,機械化作業(yè)讓夏收夏種更便捷、更高效。
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靶←?、水稻收割機、各種馬力的拖拉機等,這些農機均運用5G通信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可實現農田耕、種、管、收農機作業(yè)的無人化。”走進縣農業(yè)園數字農場,只見十幾臺造型各異的農機整齊排列,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整個項目區(qū)建設面積350畝,可以借助數字技術科學種植,實現農田耕、種、管、收農機現代化作業(yè),從生產到銷售數字化全覆蓋,工作人員可實現對農田生產場景在線化、可視化、智能化管理。
農作物“口渴”,系統(tǒng)自動識別、精準補水;遇到病蟲害,系統(tǒng)立即預警,出動無人機前往滅殺;田間地頭所有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化為一條條數據,在大屏幕上實時監(jiān)測反饋。這樣的場景,在農旅·朗坤農科園變?yōu)楝F實。
走進農旅·朗坤農科園“三農云”大數據中心內,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時刻關注著電腦上的數據變化。大數據中心由朗坤聯合華為打造,實現“生產經營一張網”“數據資源一張圖”,覆蓋全縣所有鎮(zhèn)(區(qū)、街道)和各類涉農企業(yè),形成涵蓋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全產業(yè)鏈條,實現農業(yè)生產場景在線化、可視化,生產過程全程可追溯。大數據為糧食種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智慧農機更是讓農民豐收不再看天了。目前,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設施蔬菜小型機械應用水平顯著提高,建成1個設施蔬菜“機器換人”示范基地,成功創(chuàng)成部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昔日提籃叫賣,今朝上網營銷。 我縣借助“互聯網+”,以“一村一品”建設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電商示范村,助力廣大群眾搭上“電商快車”實現增收致富。通過龍頭企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種養(yǎng)大戶牽頭,低收入農戶參與,構建“企業(yè)+電商+合作社+農戶”模式,形成產、供、銷緊密銜接的產業(yè)鏈,實現產品標準、田間管理、外形包裝、網上銷售全環(huán)節(jié)“四個統(tǒng)一”,帶動廣大農民組團發(fā)展電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白首烏、中藥材、蔬菜等20余家農業(yè)合作組織與京東、蘇寧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力度,網銷農特產品達到了100多種,加快促進“提籃小賣”向“訂單式”生產、“網絡化”銷售的轉變。與此同時,搭乘信息技術、大數據的便車和快車,農村電商蓬勃興起,直播帶貨風起云涌,為農村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新活力,拓寬了農貨銷售路徑,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增進了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